中国汽车电子网 - 汽车电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安全电子 | 技术动态 | 企业动态 | 市场行情 | 新品上市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市场行情 > 外资欲垄断汽车零部件市场 合力方能突围
6.biz | 商业搜索

外资欲垄断汽车零部件市场 合力方能突围

信息来源:uooqoo.com   时间: 2014-04-02  浏览次数:833

    近年来,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进行渗透垄断的趋势已日渐清晰:直接独资建厂或吃掉中方股份由合资变为独资。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时下不利局面,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多方面扶持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时相关企业之间要形成“合力”,如此方能对抗外资汽车零部件巨头的渗透垄断。

    2013年年底,威伯科收购山东威明中方股权将其变为独资公司并不是个别案例。近年来,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如2010年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合资双方完成股权转换,合资公司成为博世全资子公司;2013年雷米国际收购中方持有的雷米电机湖北有限公司49%股份,实现对合资公司的完全控股等。这充分说明外资“入侵”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形式发生了转变,由最初的以合资形式打入中国市场转变为将合资企业变为独资或者直接独资的形式。

    合资公司变独资公司及直接建立独资公司已成为外资“入侵”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一种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制动器委员会秘书长顾一凡表示:“现在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凡是有利可图的汽车零部件都出现这种情况,要不独资,要不合资变独资,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有利可图是指那些利润丰厚、技术要求高、价值链高端的汽车零部件。虽然我们明白这是在蚕食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但对于这一趋势很是无奈。”

     业内人士表示,经过多年合资之后,中方在技术、质量管控、团队运营等专业化管理方面慢慢空心化,对合资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弱;而外资的本地化经验逐渐成熟,也就没有合资的必要性,因此会出现合资变独资的现象。
    山东明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厚福表示,外资寻求合资看重的是中国庞大的市场,一旦占领市场、奠定行业地位,中方就没有利用价值可以弃之,并不能真正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提升和自主创新。
    通过合资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与外资竞争中尚且败下阵来,正面应战更是一直屈于下风。虽然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蒸蒸日上,但关键的、核心的汽车零部件技术都掌握在外资手中,自主品牌发展仍举步维艰。
    浙江力邦合信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启生表示:“在外资强压下,我国的制动器节节倒退,真正的核心被外资把控。一旦制动器与电子及相关技术结合起来,国内很多制动器企业就会招架不住。”
    在谈到如何应对外资“入侵”升级时,顾一凡表示,目前这一趋势没有力量阻挡。因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于合资股比和独资从一开始就没有重视和限制。虽然业内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后果和严重性,但单纯依靠汽车零部件企业本身无法阻挡,很大层面需要国家政策或其他手段加以控制,从多方面扶持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升与外资对抗的能力。
    专家表示,“合力”不单单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还要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市场是零部件企业发挥的舞台,因此整车企业要给国内零部件企业提供合作的机会。只有零部件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都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合作,这种“合力”才能产生最大效果,突破外资重围才有可能。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汽车电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