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电子网 - 汽车电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安全电子 | 技术动态 | 企业动态 | 市场行情 | 新品上市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均胜电子(600699):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在手订单充裕 经营持续向好
N.biz | 商业搜索

均胜电子(600699):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在手订单充裕 经营持续向好

信息来源:uooqoo.com   时间: 2024-05-04  浏览次数:1148

核心观点
1、单Q4 收入同比增长20%,收入增长超预期。随着新能源化与智能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中国市场的强劲恢复,公司22 年实现营收约497 亿元,同比增长约9%。其中22Q4 公司营收预计140亿元,同比增长20.1%。分业务看,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约 153亿元,同比增长约 15%,汽车电子业务在芯片结构性短缺以及疫情扰动下仍然保持双位数增长;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收约 344亿元,同比增长约 6%,经过多年整合,汽车安全业务重拾增长趋势。
2、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22 年新获订单超750 亿元,并且订单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新订单占比超六成,良好的订单结构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3、费用管控能力加强,业绩扭亏为盈。公司预计2022 年度将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预计3.21-3.61 亿元。公司通过加强各项费用管控,同时安全业务整合接近尾声,预计业绩将持续改善。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预计2022 年度将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预计3.21-3.61 亿元,同比增加40.74-41.1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3.53-3.93 亿元,同比增加41.40-41.80亿元。
简评
1、公司经营大幅改善,业绩实现扭亏为盈,经营持续向好。
公司2022 年营收预计497 亿元,同比增长8.8%,归母净利润预计3.21-3.61 亿元,同比增加40.74-41.14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3.53-3.93 亿元,同比增加41.40-41.80 亿元,预计2022 年将实现扭亏为盈。2022Q4 公司营收预计140 亿元,同比增长20.1%,归母净利润预计1.9-2.3 亿元。2022 年公司业绩大幅改善,实现扭亏为盈,公司经营持续向好。
2、缺芯、疫情扰动下,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仍维持较高增速。
2022 年公司预计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153 亿元,同比增长15%。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聚焦智能座舱/网联系统、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系统等产品,其中汽车电子业务已与大众、宝马、奔驰、奥迪、蔚来、小鹏、比亚迪等客户开展合作,并大力拓展与国内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合作。公司在智能座舱领域和华为开展合作, 推动相关智能座舱域控产品量产落地;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和英伟达、NXP、Ambarella 等芯片厂商建立合作,开发高算力智能驾驶域控平台。公司座舱业务持续获取新客户,同时也将深入布局智能驾驶领域,预计汽车电子业务未来将保持较快增长。
3、公司降本增效,安全业务业绩持续改善。
2022 年以来,公司汽车安全业务积极采取各种缓解措施,降低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包括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体系、降低原材料成本、优化人员及管理结构等,2022 年公司汽车安全业务业绩持续改善,预计实现营收344 亿元,同比增长6%。公司着眼于下一代主被动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持续开发量产DMS、OMS、HOD 等解决方案。公司成立合肥新产业基地,总投资约20 亿元,预计23 年投产,基地投产后预计将实现乘用车方向盘系统400 万件/年,安全气囊系统1,000 万件/年的产能。2022 年以来,公司汽车安全业务围绕“业绩改善”这一主题应对外部环境不利影响,积极优化组织结构、降低成本、管控费用,合肥新产业基地预计23 年投产,公司汽车安全业务整合已接近尾声,业绩稳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4、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新能源新订单占比超6 成,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2022 年,公司累计新获订单超750 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订单占比超六成,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产生的营收将超六成。公司在手订单饱满,订单结构的变化将支撑公司未来持续放量增长,奠定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基础。
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专注于智能座舱/网联系统、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系统和汽车安全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公司在手订单充裕,汽车安全业务整合进入尾声,随着汽车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公司经营将持续向好,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37 亿元、9.82 亿元、13.94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66X、23X、16X,维持“买入”评级。
6、风险提示。公司主要围绕汽车智能化、新能源化开展业务,推出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等产品,未来若汽车智能化、新能源化发展不及预期,则公司业绩预计将受到较大影响;芯片结构性短缺将对公司未来汽车新品推出造成阻碍,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与各大原材料供应商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若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则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较大影响;运输成本及能源价格上涨亦会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较大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汽车电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